潍柴电控共轨系统介绍
日期:2016-03-24 / 人气: / 来源:未知
正文——
柴油机喷油技术的发展
柴油机喷油技术经历了传统的纯机械操纵式喷油和现代的电控操纵式喷油这两个发展阶段。而现代电控喷油技术的崛起,则应归功于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检测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电控喷油技术已从初期的位置控制型发展到时间控制型。现代电控喷油技术实现的手段主要有电控泵喷嘴、电控单体泵以及电控共轨系统。
电控喷油系统的介绍
1、泵喷嘴(UIS)
在泵喷嘴系统中喷油泵和喷油嘴组成一个单元。每个发动机气缸都在其缸盖上装有这样一个单元,它或者直接通过摇臂或者间接的由发动机凸轮轴通过推杆来驱动。
生产厂商
• 博世(Bosch/DTC)
• 德尔福(Delphi)
• 康明斯(Cummins)
• 卡特彼勒(Catpillar)
特点:
• 喷射压力在所有喷油糸统中最高, 最高喷射压力2200 bar;
• 结构筒单,可靠性/耐久性最好,几乎没有高压接头;
• 喷油器成本一般,但发动机成本较高,需要顶置凸轮轴,重负荷传动齿轮系;
• 喷射压力随发动机转速负荷变化,不能动态控制;
• 喷射规律,后三角型,与发动机燃烧糸统配合较好,有利于降低NOx;
• 喷射规律可以通过凸轮型面的设计加以调整;
• 喷油器体积较大,气缸头设计中需要与气道,气阀及水腔综合考虑;
• 喷油时刻被凸轮型面限制,预喷能力有限,不能后喷;
2、电控单体泵(UPS)
生产厂商
• 博世 (Bosch/DTC)
特点:
• 喷射压力较高,2000 bar
• 结构最简单,可靠性耐久性较好,有少量高压接头
• 喷油糸统成本较低(包括单体泵,高压油管和常规喷嘴),
采用下置凸轮轴,对齿轮传动糸要求较低,发动机总成本最低
• 喷射压力随发动机转速负荷变化,不能动态控制
• 喷射规律,后三角型,与发动机燃烧糸统配合较好
• 由于高压油管的存在,凸轮型面对喷射规律的影响较弱
• 喷油时刻被凸轮型面限制,预喷能力更加有限,不能后喷
共轨系统(CRS)
在共轨式蓄压器喷射系统中,ECU通过接收各传感器的信号,借助于喷油器上的电磁阀,让柴油以正确的喷油压力在正确的喷油点喷射出正确的喷油量,保证柴油机最佳的燃烧比、雾化和最佳的点火时间,以及良好的经济性和最少的污染排放。
共轨系统的特点
柴油机电控共轨燃油喷射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因为它集成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传感检测技术以及先进的喷油器结构于一身。它不仅能达到较高的喷射压力、实现喷射压力和喷油量的控制,而且能实现预喷射和后喷,从而优化喷油特性形状,降低柴油机噪声和大大减少废气的排放量。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装置及配有高速电磁开关阀,使得喷油过程的控制十分方便,并且可控参数多,益于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全程优化
采用共轨方式供油,喷油系统压力波动小,各喷油嘴间相互影响小,喷射压力控制精度较高,喷油量控制较准确
高速电磁开关阀频响高,控制灵活,使得喷油系统的喷射压力可调范围大,并且能方便地实现预喷射、后喷等功能,为优化柴油机喷油规律、改善其性能和降低废气排放提供了有效手段
系统结构移植方便,适应范围宽,不像其它的几种电控喷油系统,对柴油机的结构形式有专门要求;高压共轨系统,均能与目前的小型、中型及重型柴油机很好匹配。
电控高压共轨和电控单体泵优劣势对比
三、 BOSCH电控共轨系统介绍
1、BOSCH电控高压共轨系统构成
BOSCH电控高压共轨结构示意图
OSCH电控高压共轨安装示意图
2、传感器
传感器类型 |
传感器 |
||
磁电式 |
曲轴转速传感器 |
数字量 |
|
凸轮相位传感器 |
数字里
|
||
变 阻 |
热敏电阻 |
水温、机油温、燃油温、进气温度等 |
模拟量 |
滑线变阻器 |
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 |
模拟量 |
|
应变片变阻器 |
轨压、机油压力、进气压力传感器等 |
模拟量 |
作者:eladyhot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相关内容 Related
- 痛风发作要人命紧急处理5原则10-25
- [临床药学]EULAR痛风治疗指引(2016 UPDATED EULAR10-25
- 共轨喷油器维修必备知识电装篇07-28
- 隆盛科技 EGR阀配套表07-15
- 高压油泵可诊断故障模式及排查方法11-10